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24日上午,中央氣象臺升級發布最高級別的暴雨紅色預警,這也是今年首個暴雨紅警,比去年的首個暴雨紅色預警(2023年7月29日)提前了一個多月。自入梅以來,長江中下游及江淮等地頻遭強降雨侵襲。小南提醒大家在注意安全避免或減少外出的同時,也要關注自身健康。
變幻無常的天氣常會使人感覺不舒適,易疲倦,高溫與潮濕并存,人體抵抗力開始下降,加之細菌容易大量繁殖,如果不注意衛生清潔或者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有些疾病很可能趁虛而入,危害健康。
雨季一定要提防以下8種疾病
01、濕疹
連續陰雨天,空氣濕度大,霉菌、污染物和致敏物增多,也容易附著在皮膚上。夏季是濕疹的高發期。
預防措施:
1、雨季應注意盡量避免潮濕、涉水淋雨;
2、飲食忌口,忌飲酒及食用辛辣刺激之品,最好忌吃海鮮、油膩的食物,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3、在皮膚瘙癢癥狀明顯時,應盡量控制少抓癢,以免使皮膚受到刺激或抓破感染。
4、不要過于頻繁使用洗護用品,洗澡時可用清水沖洗,減少沐浴露、香皂等使用頻率,以免給原本脆弱的皮膚帶來更大的刺激。以免破壞皮膚屏障。
02、甲溝炎
甲溝炎是外科常見病,雨季的發病率較高。尤其是趟過污水后,甲溝部污物積聚,細菌繁殖產生炎性癥狀。繼而引起紅腫,致分泌物流出。
預防措施:雨天出門回家后應立即清洗皮膚,特別是腳部,并保持鞋子干爽。
03、足癬
足癬是一種由皮膚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膚感染,主要癥狀表現為紅斑、脫屑、水皰等,有的患者還可伴有劇烈的瘙癢癥狀,夏季成人患病率高達50%~60%。
預防措施:
1、保持足部清潔、干燥。
2、在浴池、游泳池等公共場所,不用公用拖鞋、毛巾、足盆等。
3、如果已患有足癬,則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一些外涂抗真菌藥物,如潔寧?鹽酸布替萘芬等。
04、關節炎
當關節被雨淋濕后舊患容易復發,在膝關節、肘關節、脊柱等處有明顯疼痛感,適當的熱敷可緩解。
預防措施:
夏日不貪涼,不在地板及風口處睡覺,避免因潮濕、著涼而引發關節疼痛。下雨時建議穿上防水的雨鞋,避免腳關節泡在水中引起疾病復發。
05、感冒
雨季來了,天氣忽晴忽雨,有時候不慎還會淋一場雨,天陰雨濕的時候,外濕引動內濕,這些都是導致感冒發燒的主要原因。
預防措施:
1、雨季一定要帶好雨具,避免被雨淋了引起感冒;
2、晚上睡覺盡量不要長時間吹空調,保持室內通風;
3、如果不小心淋雨了可以喝碗姜湯來驅寒。
06、心血管疾病
在濕悶的“桑拿天”,空氣中濕度增高,氣壓偏低,含氧量降低,會產生明顯的缺血、缺氧,平時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或動脈粥樣硬化的人,即使服用的藥物種類、劑量沒改變,甚至活動量和平時沒有區別,也常常會感到胸悶、氣短、頭暈,甚至突發急性心肌梗死。
預防措施:
陰雨連綿的雨季,高血壓患者應增加測血壓次數,一旦血壓波動,及時就診。冠心病患者應更加積極地控制血壓、監測血糖、調節血脂,戒煙限酒,控制飲食。
07、婦科病
陰暗潮濕的天氣,特別適合病菌繁殖,因此宮頸疾病、陰道炎、盆腔炎等婦科炎癥都很容易在夏天雨季發生。特別是長時間穿著緊身不透氣衣褲導致透氣不良,若長期使用護墊,更容易誘發上述疾病。
預防措施:
1、保持外陰清潔:平時注意保持清潔干燥的環境,避免使用女性衛生噴霧和有香味的或有除臭功能的肥皂,用清水清洗外陰即能起到良好的清潔作用。
2、避免前往不干凈的公共泳池。
3、選擇棉質內褲,不要穿過緊或不合身的內褲,勤換洗。
4、不要把內褲晾在不通風、陰暗潮濕的環境,尤其是霉菌性陰道炎患者。多雨季沒太陽建議可以用高溫來處理,例如,烘干機烘干,或者用吹風機吹一吹,避免潮濕。
08、胃腸道疾病
在夏季,腸道疾病也進入高峰期,濕熱天氣加速食物變質,稍有不慎,腸胃便會中招!
預防措施:
1、避暑解熱的時候也要注意飲食搭配和食物衛生。
2、飲食應清淡、多樣化,多食營養豐富的果蔬和蛋白質,同時,可以選擇一些除濕的食物,如薏仁有健脾利濕、補肺清熱等作用。此外,少量食用辣椒也有助排除體內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