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清明前后,雨水較多,空氣濕度大,人們常用祛濕的中藥代茶飲來養生保健。很多人認為代茶飲安全溫和就長期服用,其實使用時有許多禁忌,用不對也可能傷身。
什么是中藥代茶飲?
中藥代茶飲,指用中草藥與茶葉配用,或以中草藥(單味或復方)代茶沖泡、煎煮,然后像茶一樣飲用,主要有治療類、康復類、養生保健類等類型。
中藥的四氣五味和歸經
選擇代茶飲的藥材,需要注意中藥的四氣五味和歸經。
1. 四氣
四氣指藥物的寒、熱、溫、涼四種特性,又稱四性。
·寒涼藥多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等作用,主要用于熱證。
·溫熱藥多有溫中、散寒、助陽等作用,主要用于寒證。
·此外,還有一些平性藥物,指寒熱之性不顯著、作用比較和緩的藥物,比如茯苓。
2. 五味
五味指中藥的辛、甘、酸、苦、咸五種味道。
·辛味能散、能行,多有發散解表、行氣行血的作用。如干姜、紫蘇葉。
·甘味能補、能和、能緩,多有滋補和中、調和藥性及緩急止痛的作用,比如甘草。
·酸味能收、能澀,多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止汗、止咳、止瀉藥多具酸味,比如五味子、烏梅、山楂等。
·苦味能泄、能燥、能堅,多具有清泄火熱、燥濕、堅陰的作用,如菊花、蒲公英。
·咸味能下、能軟,多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如海藻、牡蠣。
·五味之外,還有淡味及澀味。淡味多有滲濕、利尿的作用。澀味多有收斂固澀的作用。
3. 歸經
中醫把藥物的作用與人體的臟腑經絡密切聯系起來,以說明藥物作用對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從而為辨證用藥提供依據。如桔梗、杏仁有助于化痰止咳,入肺經;枸杞滋補肝腎,入肝、腎經。
選擇中藥代茶飲,“三因制宜”是關鍵
“三因”即因時、因地、因人,也就是說,要根據時節、地區、個人體質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中藥代茶飲。
中藥代茶飲的適宜溫度
熱服:多用于寒證及大部分茶飲,指飲用時需趁熱、趁溫,但不宜過燙。
涼服:多用于熱證或夏季時使用,指常溫服用,不宜過涼和冷藏后飲用,以免刺激消化道產生不良反應。
中藥代茶飲可以長期服用嗎?
中藥代茶飲類型不同,飲用時間各異。
·治療類:中醫講究“中病即止”,即某藥物治療取得效果、達到治療目的后,就可停止使用,不宜久服。
·康復類:可遵醫囑在較長時間內服用。
·保健類:一般多選取藥食同源的食材,較為平和,可長期服用。但也要辨清體質的寒熱,并關注服用的感受。
使用中藥代茶飲需要注意忌口
·飲用補氣類藥茶時,不宜食用生蘿卜、香菜、芥菜等破氣發散的食物,例如人參大棗茶。
·飲用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藥茶時,不宜食用辛辣、油膩、腥膻的食物,例如金銀花茶。
·飲用解表發散的藥茶時,不宜食用生冷、油膩的食物,例如生姜蔥白茶。
·盡量不與西藥同服。
中醫認為,辨證論治,也要辨證論忌,具體情況要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