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關于大家非常關心的疫情期間其它疾病要不要去醫院的問題,專家提示,對于急癥或危重癥患者,仍需到醫院盡快就醫。比如突發心腦血管疾病、急性外傷等,還是要去醫院,但是全程要做好防護。
基礎疾病患者更要警惕新冠肺炎
人是一個整體,一個部位發生炎癥就會引起全身的炎性反應。
新冠肺炎的病位在肺部,一旦感染,肺臟受損后全身的氧供都會發生變化。如果被感染者有心血管、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存在心、腦、腎這些靶器官損害,臟器功能基礎差,再加上肺臟受損,就會產生惡性循環。這也是很多基礎疾病患者被感染后,轉成重癥的原因。
疫情期間,慢性病患者更需要加強自我管理,備齊藥物、按時服藥,密切觀察所患慢性病的癥狀變化和病情進展。
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檢測身體
高血壓患者每天測量血壓,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和血壓。如果發現血壓有波動,可以遵醫囑,小心調整藥物,盡量少去醫院,避免交叉感染。
按醫囑服藥
疫情期間,醫療機構對取藥規定做了一定修改,慢性病患者根據病情需要,取藥量可以放寬到3個月。
★基礎性疾病病重患者,盡量由家屬代為取藥,少去醫院。
胃腸道問題的正確處理方式
出現腹瀉等胃腸道問題,大家先不用緊張,判斷是否感染新冠肺炎,很重要的標準就是要符合流行病學史,即是否去過湖北,是否有相關接觸史,所在小區是否有疑似或確診病例,如果沒有這些,不必太過擔心。
初春季節,胃腸性疾病以感染性腹瀉為主,我們可以這樣處理:
胃腸問題的護理方法
常見的感染性腹瀉
建議服用黃連素等抗生素,兒童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腹瀉水量大
可以口服補液鹽,也可以飲用一些淡鹽水。
冬春交替,做好保暖
尤其對于老人和孩子,保暖工作要做好,注意腹部保暖。
飲食原則:以清淡、易吸收為主
★經過常規護理后,如果癥狀沒有減輕,出現心慌、出汗等脫水癥狀,或發熱、咳嗽、胸悶等呼吸道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家中突發意外的正確處理方式
新冠肺炎期間,大家都踏實宅在家,曬廚藝,就地取材鍛煉身體……花式打發時間。但是,也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的小意外出現。
發生燙傷該怎么辦?
立即沖洗
用流動的涼水沖洗,或耐受浸泡30分鐘以上,避免皮膚破潰。
不要亂用醬油、香油涂抹,不利于創面恢復燙傷,盡快降溫是第一位的。
發生扭傷該怎么辦?
RCIE原則
R(Rest):休息,避免刺激受傷部位,為傷處恢復創造條件。
C(Compassion):壓迫,用石膏托或運動護具,減少出血,減輕組織腫脹。
I(Ice):冷敷,用冰袋或涼水袋貼敷受傷部位,減輕腫脹和疼痛。
E(Elevation):患肢抬高,將受傷部位抬高,高于心臟,利于血液回流。
★如果出現皮膚破潰,用酒精、碘伏等進行抗感染處理。
如何判斷是否發生骨折?
骨折后,會有強烈的肢體疼痛感和骨擦感(自己可以感覺到骨頭的摩擦感),骨頭會發生扭曲變形。
踝關節扭傷,在家里很難判斷是否發生骨折,如果疼痛劇烈,建議去醫院做檢查判斷。
★骨折后不可自行固定,如果固定錯誤會加重損傷。可以撥打120,描述傷情,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做簡單固定。
常見口腔問題的處理方法
如果補牙的材料掉了,或者需要復診,可以等疫情解除后再去醫院重新充填。
正處在牙齒矯正期的人也不用擔心,牙套的使用時間可以適當延長。
牙疼了該怎么辦?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如果在疫情期間出現牙疼了,到底要不要去醫院呢?
牙疼的程度和性質是判斷是否去醫院就醫的標準。大家可以對照下圖,自我判別并根據指導簡單干預,然后再根據癥狀緩解與否決定是否需要到醫院就醫。
口腔潰瘍如何處理?
我們平常所說的“口瘡”屬于免疫相關疾病,治療以止疼、消炎、促進愈合為原則,可以使用氯己定漱口水、碘甘油、西瓜霜噴劑來減輕疼痛,促進愈合。
創傷性潰瘍,一般在創傷性因素去除后,潰瘍會慢慢恢復,如果疼痛嚴重,也可以使用上述藥物來緩解疼痛。
★如果疼痛難忍,止疼效果不理想,可做好防護,去醫院就醫。
牙齒外傷如何處理?
這些情況可以在家觀察:
牙齒磕碰后,沒有明顯松動和不適感;
牙齒磕掉一塊,未暴露牙髓,無明顯不適感。
這些情況要去醫院就診:
顳下頜關節脫位、上下頜骨骨折及軟組織損傷;
整顆牙齒摔掉,牙齒大部分摔去,暴露牙髓腔。
★摔掉的牙齒應放到水里,帶到醫院消毒沖洗,在6~8小時之內可以再植,超過時間成活率會降低。
如何科學做護理口腔?
保持口腔衛生
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選用合適的牙刷來刷牙。每天至少保證早晚徹底刷牙兩次。戴固定矯治器的患者一天保證刷牙5次,
牙周炎患者推薦使用牙線和間隙刷。
合理飲食
少吃粘的、甜的食物,少喝碳酸飲料,冷熱酸痛要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