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你是否注意過,生病服藥時有的藥片上帶有“一”字或“十”字的刻痕,比如小時候診所開的退燒藥-安乃近,以及治療高血壓的氨氯地平,藥片中間都有道清晰可見的“一”字刻痕。
那藥片的這種設計是為什么呢?這小小的刻痕,深淺是否合適,關系到藥效和用藥安全。 本文干貨滿滿,一定要收藏+分享! 藥片刻痕的作用 刻痕的設計初衷,是為了不同用藥人群更好的把控藥量,同時促進藥物的吸收效果。 由于患者的年齡、體重、腎功能、肝功能存在差異,以及藥物半衰期等因素,為了患者更精確地控制藥片劑量,自20世紀中后期以來,藥廠在生產藥片時多次對自動壓片機和分割力、劑量一致性等方面進行改良,以至于今天患者在服用藥片時,只需輕輕用力便可將藥品掰開,按需服用。 有些藥物,其有效劑量與有毒劑量之間的差距很小,比如用于預防血栓形成的華法林,劑量過高可導致出血,劑量過低則可導致血栓。因此服用時需要嚴格控制劑量,以確保既能發揮治療作用,又避免引起毒副作用。 小南提醒:如果藥片上沒有刻痕,但需要掰開服用,可借助切藥器對藥片進行處理。未經醫生指導時,不建議大家擅自把藥片掰開服用。此外,掰開用水送服的藥物也不可以嚼碎吞咽、或用水沖泡,以免藥物過早分解,對腸胃造成刺激。 這些錯誤用藥習慣,你也有嗎? 藥品的劑型有很多,如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糖漿劑、注射劑、乳膏劑、噴霧劑、洗劑等。 不同劑型的藥品,應遵循說明書使用或服用,同時應避免以下錯誤用藥習慣: 1、膠囊掰開服用 腸溶膠囊掰開后,藥物粉末會刺激咽喉以及胃黏膜,導致黏膜損傷等嚴重不良反應,還會造成藥效失活; 緩釋膠囊掰開服用,藥物會在短時間內大量釋放,極易引起不良反應。 2、腸溶片研碎吃 腸溶片表面有一層衣膜,能夠減緩藥片被胃液分解,而研碎腸溶片后服用,則會影響藥物的功效,并會強烈刺激胃黏膜。 3、干吞藥片或膠囊 干吞藥片或膠囊,容易導致藥物黏附在食管黏膜上,從而刺激和損傷食管黏膜,引起惡心嘔吐、食管潰瘍。 長期用藥人群,若習慣干吞藥片,還容易罹患藥物性食管炎。 4、用茶水或飲料送服 茶水中含有咖啡因、茶堿、鞣酸等成分,會降低藥效,還會引起胃部不適。 果汁中含有維生素C,具有酸性和氧化還原作用,可使紅霉素、慶大霉素、阿司匹林等藥物的作用明顯降低。 5、躺著服藥 躺著服藥,藥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影響療效,還可能刺激、損傷食道。 6、不注意藥物和用餐間隔 食物會影響藥物的吸收,有些藥物空腹服用時效果更佳; 有些藥物有較明顯的胃腸道副作用,需要飯后服用,飯前服用易引起惡心嘔吐、胃部燒灼感; 有些藥物則需要隨餐服用。 7、服藥后飲酒 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塞來昔布),有退熱和鎮痛效果,這類藥通常會引起胃腸道反應。如果服用此類藥物后喝酒,會大大增加消化道出血風險,對胃腸道產生強烈刺激。 8、口服外用藥 一些僅可外用的藥物,比如栓劑、搽劑、溶液劑等,若不慎口服,容易產生毒副作用。尤其是外用于皮膚表面的藥水,若含有石碳酸、強酸強堿等成分,會損傷口腔黏膜、胃腸道黏膜,引發不適。 用藥安全無小事,了解用藥常識才能少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