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簡稱乙肝)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為一種常見的傳染病,乙肝患者用藥以抗病毒治療為首要原則,但因其長期用藥會導致耐藥性和腎功能損害,尋求中藥治療成為了大家關注的重點。慢性乙型肝炎(CHB)目前作為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未經有效控制可進一步發展為肝硬化、肝癌等,為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
為推廣中西醫結合協同診療理念,促進CHB中西醫結合診療技術發展,建立規范化、標準化疾病診斷和治療方案,近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肝病學專家委員會牽頭成立共識專家組,討論制定了《慢性乙型肝炎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并發表在《臨床肝膽病雜志》中。共識中,魯南制藥的兩大獨家品種——茵梔黃顆粒、化滯柔肝顆粒納入本共識中推薦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療。
中醫學認為慢性乙型肝炎由濕熱疫毒之邪內侵,常因外感、情志、飲食、勞倦而誘發。其病機特點是:1.濕熱蘊積肝膽,肝絡失和,膽失疏泄,則見肝膽濕熱證;2.肝失條達,氣機不暢,阻于脅絡,肝氣郁結則疏泄不利,脾氣亦因之運化失職,則見肝郁脾虛證;3.肝郁日久,氣滯血瘀,或陰傷血滯,脈絡瘀阻,則見瘀血阻絡證;4.肝臟久病及腎,損傷肝腎之陰,則見肝腎陰虛證;5.肝失疏泄,橫逆犯脾,脾氣虛弱,久病耗損脾腎之陽氣,導致脾腎不足或脾腎陽虛證。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肝,常多涉及脾、腎兩臟及膽、胃、三焦等腑。病性屬本虛標實,虛實夾雜。
共識從CHB的流行病學、發病機制與病因病機、中西醫結合診斷與辨證分型、中西醫結合治療四個方面闡述中西醫結合協同診療理念并提供推薦意見。CHB合并脂肪肝不利于患者炎癥和肝纖維化改善,可能進一步增加代謝綜合征和心血管死亡風險。共識中推薦了諸多治療方案,其中推薦建議CHB合并脂肪肝患者可選用化滯柔肝顆粒進行治療,更好的調脂、改善肝功能、降低肝脂肪化程度。
此外,本共識根據CHB不同階段的臨床特點,明確患者的主癥、次癥,確定本病不同階段的主要病機,根據主要病機、主癥、次癥確定治法,予以遣方用藥及辨證加減。針對CHB肝膽濕熱證,推薦意見14指出茵梔黃顆粒(口服液)適用于肝膽濕熱型CHB,有較好的保肝退黃作用。
化滯柔肝顆粒
化滯柔肝顆粒由茵陳、決明子、大黃、澤瀉、豬苓、山楂、蒼術、白術、陳皮、瓜蔞、女貞子、墨旱蓮、枸杞子、小薊、柴胡和甘草16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利濕、化濁解毒、祛瘀柔肝的功效。全方配伍嚴謹,君臣有序,標本同調,清熱利濕而不傷陰,活血化瘀而不傷血,用于治療非酒精性單純性脂肪肝(NAFL)濕熱中阻(蘊結)證,癥見肝區不適或隱痛,乏力,食欲減退,舌苔黃膩。還可以輔助治療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等,也可用于藥物性肝損傷的治療。
茵梔黃顆粒
茵梔黃顆粒是一款保肝降酶的中藥,主要由茵陳、梔子、黃芩、金銀花四種中藥提取物組成,來源于醫圣張仲景的茵陳蒿湯(茵陳、梔子、大黃),在原方基礎上去掉瀉下的大黃,改為黃芩,并輔以金銀花,使得藥性得以緩和,大大減少了腹瀉的發生。整個方子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之功效,可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急、慢性肝炎等的治療。并且能夠改善機體血清膽紅素水平,對于乙肝患者的惡心、腹脹、肝區疼痛等癥狀均有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