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流行病學調查說明,血壓在正常范圍高限者,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比正常人上升得更快,這種與年齡有關的“軌跡現象”不是藥物所能治愈的,它只能通過藥物來控制血壓在正常范圍。
其實大多數高血壓難以根治,是因為導致發病的飲食、性格、肥胖等因素難以有效改善。如果可以做到均衡膳食,減肥減重,性格溫和,血壓是可以降下來的。
降壓藥只能把血壓控制到一個安全的范圍,但病根還在,病根不解決,藥一停血壓又上去了,所以,要重視這些因素。因此,在長期服藥的基礎上,還需要戒除不良習慣,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壓以及減少高血壓的相關并發癥。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plus
我們治療高血壓,目的是使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從而降低腦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并發癥的發生,以及減少死亡的風險。如果高血壓患者停了藥,血壓會再次升高,血壓波動過大很可能會加速、甚至會導致心腦血管事件發生:
1、心衰
動脈血管內壓力過高→心臟排血的阻力增大→心室需要用更大的力氣泵血→心室肌肉過度發達(心室壁肥厚)。肥厚的心室壁運動會變得呆滯,對心臟泵血功能造成影響,嚴重時可因心臟舒張能力變差導致心衰。
2、房顫
動脈內壓力過高,可導致心腔內壓力增高,久而久之會導致心房擴張。心房擴張后特別容易發生房顫,后者是一個很棘手的疾病,處理不好會導致心衰或腦梗塞。
3、心肌梗死、腦梗死
高血壓會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炎癥,造成血管內皮破裂,從而形成血栓,如果病情繼續惡化,那血管內皮頻繁的破裂,血栓發展就越來越大。
此時血栓極易脫落,脫落之后,如果隨血液到了一些重要的地方,比如冠狀動脈、腦動脈中,把血管堵住了,就會造成那一塊地區供血不足。我們的大腦和心臟都需要消耗非常多的能量,一時間缺血缺氧,就非常危險,輕則細胞無法正常工作,重則凋亡。這也就是心梗和腦梗。
有些病人可能在出現高血壓并發癥如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后,血壓降至正常,但此并非高血壓已“治愈”,而是已到了高血壓的失代償期。
極少數病人在用藥使血壓得到控制后,也可能在一段時間內血壓未升高,但體內的與高血壓有關的并發癥仍在發展,尤如一個“無聲的殺手”。
高血壓對人體的作用,有點像“溫水煮青蛙”,雖然適應了逐漸的“量變”,但也要預防“質變”的發生。
了解病因,積極預防
高血壓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很多日常行為習慣是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
1、高鈉低鉀飲食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普通人每天鈉鹽攝入量為5克,而我國居民平均每天鈉鹽攝入量為8~15克;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每天鉀的攝入量為3.51克,而我國人群每天鉀的攝入量只有1.89克。
2、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高血壓發病風險是體重正常人群的2.5~3.0倍,尤其是中心型肥胖。
3、過量飲酒、吸煙
高血壓的患病率隨飲酒量增加而增加。過量飲酒包括危險飲酒(單次飲酒量:男性41~60 g,女性21~40 g)和有害飲酒(單次飲酒量:男性60 g以上,女性40 g以上)
吸煙可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為高血壓危險因素。
4、長期精神緊張
人在緊張、憤怒、驚恐、壓抑、焦慮、煩躁等狀態下,體內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升高血壓。
其他危險因素也與高血壓發病相關:
遺傳
30%~50%高血壓患者有遺傳背景。
年齡因素
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
藥物影響
避孕藥、激素、消炎止痛藥都會影響血壓。
其他疾病影響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等。
診斷了高血壓病的患者,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用降壓藥,“積極改善生活方式,遵照醫囑規律服藥”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但高血壓患者也沒有必要悲觀,通過合理的治療,高血壓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從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并明顯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