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一直以來,在癌癥患者中就有通過挨餓來餓死癌細胞的說法,那么“饑餓療法”到底是不是偽科學?癌細胞能不能被餓死?通過挨餓來治療癌癥到底靠不靠譜?今天就來說道說道。
國內絕大多數患者的做法:不靠譜
很多患者主動嘗試饑餓療法,依據的是“吃太好會導致癌細胞進展”、“發物導致癌細胞復發”這樣的傳言,而實際上,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充足營養攝入能促進腫瘤的生長。相對于普通細胞而言,癌細胞對于營養物質和能量的需求更加瘋狂,而且特殊的機制決定了它對于營養物質的搶奪更加強勢。如果人體沒有攝入足夠的養分,那么最先餓死的不是癌細胞,而是普通細胞,癌癥沒有治好人反而被餓死了。事實上營養不良會嚴重降低人的免疫力,削弱人體本身的抵抗能力,而很多晚期癌癥患者本身就已經骨瘦如柴了,癌細胞卻絲毫沒有餓死的跡象,這可以證明“饑餓療法”多么不靠譜。
目前正在進行的一些前沿研究,或許是“靠譜”的
其實早在1924年,德國生物化學家瓦伯格就發現:肝癌細胞的糖酵解活性較正常肝細胞活躍。這種有氧糖酵解表現為葡萄糖攝取率高,代謝產物乳酸含量高。其實糖酵解是葡萄糖的一種很不經濟的使用方式,以產生大量乳酸為結局。但是癌細胞為了生存的利益,開拓出一條快速奪取葡萄糖的代謝途徑,快速囤積葡萄糖支持其快速生長、擴增、轉移的需要??梢钥闯觯┘毎x的一大特點就是對葡萄糖的高需求。近來的研究還發現了癌細胞偏愛的第二種口糧:谷氨酰胺。其在癌細胞中的消耗量是正常細胞的10倍 以上,通過谷氨酰胺酶代謝的途徑生成乳酸,支持癌細胞瘋狂生長及轉移。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既然癌細胞對葡萄糖和谷氨酰胺有著極高的需求,那么我們阻斷這兩種成分的供給,癌細胞不就“餓死了嗎”?科學家也是這么想的,可是正常細胞對于葡萄糖也是有需求的,怎么能只給癌細胞“斷供”而不影響正常細胞的需求呢?目前有這幾個方面的進展:
阻斷癌細胞的葡萄糖供給
腫瘤生酮療法
這是一種減少腫瘤細胞葡萄糖供給的治療方案。其核心是在總能量控制的基礎上,通過食用一種特殊配置的含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及適量蛋白質的飲食(通常為脂肪:糖類+蛋白質=4:1)達到顯著降低葡萄糖和升高酮體的目的,這樣會控制葡萄糖依賴性的腫瘤細胞的活力、誘導死亡,同時保護正常細胞。在葡萄糖或谷氨酰胺缺乏的情況下,酮體不能維持癌細胞的活力,而血液酮體可以在低糖情況下保護正常細胞。
目前這項研究較多地集中在動物研究上,結果喜人。臨床上以病例報告為主,還缺少設計嚴密的對照研究,但目前國際上至少有20個注冊臨床研究正在進行,美國NIH 也已經資助多項生酮飲食干預腫瘤的臨床研究。鑒于目前該療法尚未經嚴謹設計的臨床試驗證實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臨床暫不推薦使用。
生酮療法的難點在于操作繁瑣、食物口味差、近乎軍事化的方式管理進食,一般人難以遵守。另外在生酮療法的基礎上,加入葡萄糖的類似物(如2-DG等,干擾葡萄糖的利用)及酮脂,進一步減少癌細胞獲得葡萄糖,同時通過增加酮脂保護正常細胞。目前這些也處在臨床試驗驗證階段。
糖酵解分子靶點抑制劑
相對于生酮療法的種種限制,抑制糖酵解分子靶點會有更現實的意義。目前針對癌細胞旺盛且獨特的葡萄糖酵解途徑的分子靶點抑制劑如IDH1、IDH2(異檸檬酸脫氫酶1和2)抑制劑、針對谷氨酰胺酶抑制劑CB-839等藥物,紛紛進入了臨床試驗的研究階段,期待它們能夠有足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盡早應用到臨床中。
阻斷癌細胞的谷氨酰胺供給
DON“前藥”治療
最新一期的《科學》雜志上,刊登了一篇利用DON“前藥”來阻斷癌細胞攝取谷氨酰胺的治療方法。
早在上世紀50年代,科學家們就開發了一種叫做DON的藥物,能有效抑制那些使用谷氨酰胺的酶,從而讓癌細胞無法“吃掉” 谷氨酰胺,這樣一來,癌細胞就會被餓死。但是一系列臨床試驗表明,這種藥物的毒副作用極大。癌細胞需要谷氨酰胺,正常細胞也需要,DON對于兩種細胞一視同仁,當然沒法用于治療。
為此,研發團隊換了一個思路。他們使用的是DON的“前藥”,只有經過額外的代謝,“前藥”才會變成DON。在普通的情況下,這種“前藥分子”會在血液里循環,而不發揮效果。但在腫瘤微環境中,這種分子的結構會發生改變,變成抑制谷氨酰胺吸收的DON,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把藥物的效果僅僅控制在腫瘤附近,實現對普通細胞的保護。
圖片來源于站酷海洛
設想歸設想,這種“前藥分子”,當真能在動物體內起到抗癌效果,而不帶來嚴重副作用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們使用了多種不同的小鼠癌癥模型,它們分別被注射了結直腸癌、淋巴瘤、以及黑色素瘤。研究結果表明,在這種藥物的治療下,腫瘤體積均有明顯縮小,小鼠的生存期也有所延長,相比之下,對照組的腫瘤體積最多可達治療組的5倍。
更令人欣喜的是,后續研究表明,治療組之所以取得那么好的效果,一方面要歸功于抑制癌細胞對谷氨酰胺的吸收,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免疫T細胞不受這種藥物的影響。這倒不是說這種藥物分子對T細胞不起效。相反,它同樣能夠抑制T細胞對谷氨酰胺的吸收。但T細胞有著多條生化通路可以使用,一條被抑制了,可以使用另一條來合成DNA等關鍵分子,而癌細胞則沒有這種能力。這樣這種藥物能夠抑制腫瘤的增殖,并讓它無法逃脫免疫系統的攻擊。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小鼠中有著神奇療效的藥物,在人類患者里并不一定起效。因此,我們還需要人類臨床試驗來評估這款分子的抗癌潛力。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細胞水平上的“饑餓療法”在動物試驗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而嚴格的飲食控制比如“生酮療法”在動物研究方面也獲得了很好的結果。但這些“饑餓療法”和普通人認為的挨餓、不吃高營養食物是完全兩個概念,營養不良會讓人更快的在癌癥面前倒下,所以癌癥患者不要輕易給自己“斷糧”。不得不提的是,目前的“饑餓療法”僅在動物實驗水平展開,距離臨床使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