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视频99,黄色欧美视频,亚洲黄片www.,久久精品五月天婷婷网,一二三四高清视频免费看,免费看黄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民企接班破局的魯南制藥模式
發布日期:2019-03-22 10:14:09       作者:魯南制藥集團       瀏覽:132.5萬

微信圖片_20181029083835.jpg


文章來源:財經點讀


在沂蒙革命老區流傳時代楷模趙志全的美談:1987年10月,在臨沂地區首家企業招標承包經營試點中,年僅30歲的趙志全從2萬元貸款、19萬元凈資產起步,在27年間,把一個瀕臨倒閉的校辦工廠——郯南制藥廠發展成總資產近百億元的大型綜合制藥集團。在與癌癥默默抗爭12年,于2014年11月14日彌留之際,在遺囑中他將企業經營權移交給負責研發的副總經理張貴民,實現了民營企業傳承時罕見的無私交接。在張貴民接手魯南制藥后,連續4年保持20%的高速增長,新增就業5000多人,上交稅金也從7億元一度增長到14億元,2018年更是名列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第461位。

數據顯示,未來5-10年內,我國將有300萬家民營企業面臨接班換代,民營企業已邁入交接高潮期,法人治理結構中權力移交是民營企業面臨的一道難題。這一波中國民營家族企業代際傳承的成功與否和質量高低,將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未來30年的民營經濟的發展,進而對中國經濟本身的轉型升級產生重大影響。

在民營企業面臨交接高潮期之際,趙志全大公無私地將企業交接給張貴民的魯南模式至少有三個方面值得借鑒:一是內部培養接班人,傳承企業使命與文化;二是技術創新驅動;三是新舊動能轉換。

內部培養接班人,傳承企業使命與文化

扎克伯格說,他做過最明智的一件事就是給予員工大量的機會,在 Facebook 12個直接向他匯報的事業部中,除一人外,其他人剛進入公司時,都不是管理層。

無獨有偶,從2010年開始,阿里巴巴一直在管理團隊內部運行“合伙人”制度,每一年都要選拔新合伙人加入。阿里巴巴合伙人的產生必須基于——“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以上,具備優秀的領導能力,高度認同公司文化,并且對公司發展有積極性貢獻,愿意為公司文化和使命傳承竭盡全力”。

馬云在公開信中說:“這個機制將傳承我們的使命、愿景和價值觀,確保阿里創新不斷,組織更加完善,在未來的市場中更加靈活,更有競爭力。這個機制能讓我們更有能力和信心去創建我們理想中的未來。……我們不一定會關心誰去控制這家公司,但我們關心控制這家公司的人,必須是堅守和傳承阿里巴巴使命文化的合伙人。”

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趙志全在選擇魯南制藥接班人時,也沒有去關心誰去控制魯南制藥這家公司,而是更關心控制公司的人是否堅守和傳承魯南制藥的使命文化。那么,魯南制藥的使命文化是什么?

趙志全在承包經營后更加重視科技創新,確定了“以科技為先導”的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放在引領企業發展的重要位置。無論在多么困難的情況下,持續不斷地加大人才的引進培養、資金的投入,保證了戰略的落地。1993年,張貴民在福州大學畢業后進入魯南制藥,先后在山東魯南制藥集團十車間、中試車間、科研部工作,歷任中試車間主任、科研部部長、副總經理。隨后又投身于魯南制藥集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認定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國家手性制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哺乳動物細胞高效表達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正是這種根植于企業內部的創新基因,造就了魯南制藥從一個瀕臨倒閉的小廠到如今百億規模的傳奇。

對于企業發展的目的,趙志全明確表達:就是為了“造福社會,創造美好生活”。2000年,魯南制藥為每個博士免費配送一輛桑塔納轎車和一套130多平方米的住房,而他乘坐的桑塔納跑了60多萬公里,直到報廢才換掉。企業先后投入8億多元為職工建起了4000多套住房,而他自己卻在40多平方米的舊房子一住就是20多年,一生沒有給自己及親屬留下一套屬于自己的房產。魯南制藥還先后投資2億多元,建設各種文體場所,豐富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張貴民接手魯南后,傳承了趙志全“造福社會,創造美好生活”的企業經營宗旨:四年間使員工工資獲得了大幅增長,減少加班時間并且強制實行雙休,保險也由5險增加到了7險,并為員工上交住房公積金,每年給大家提供健康體檢等等。

大部分公司在失去創始人文化以后,會迅速衰落蛻變成一家平庸的商業公司。趙志全將魯南制藥傳承給張貴民,更是一種企業使命與文化的傳承,一家企業是否基業長青正是在于企業的使命與文化是否長青。

培養技術型企業家,創新驅動發展

從社會層面講,企業需要技術創新型企業家。因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要求,也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經濟發展的核心是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從根本上說,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升級的過程。而產業結構不合理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核心技術、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缺乏世界知名品牌,這三個“缺乏”集中起來就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所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被擺在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

從企業層面講,技術型企業家比一般受過商業訓練的企業家擁有更多的技術技能。企業家應該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一個新企業的成功受制于企業家最薄弱的技能,這意味著企業家只能在他們能夠充分理解的任務上成功。一個技術型的企業家對業務流程有基本的了解是正常的,但業務型的創始人要具備基本的技術知識卻難得多。

趙志全深知未來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技術的驅動,因此刻意培養科研出身的張貴民。在張貴民的領導下,魯南制藥組建了國家手性制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哺乳動物細胞高效表達國家工程實驗室、中藥制藥共性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新藥研發創新平臺,構建了完整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梯隊,并成功開發了50余種國家級新藥,先后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中國專利金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42篇、獲授權發明專利57件。憑借這些成績,張貴民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山東省杰出工程師”、“山東優秀發明家”等。

魯南制藥多年持續創新,涌現出大批的科技成果,申報國際、國內發明專利1200多項,已獲授權專利700余件,被確定為“國家專利運營試點企業”“山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魯南制藥擁有國家重點新產品17個,以欣康、維康達、舒爾佳為代表的高科技產品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點,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平奇(孟魯司特鈉)、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瑞旨(瑞舒伐他汀鈣)銷量保持高速增長。

魯南制藥還通過攜手高校聯合培養人才,實現產、學、研、用互動互聯。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是推動科技進步的主要手段和成功模式。魯南制藥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科技研發能力,以技術進步引領企業發展,構建了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協同創新體系,握指成拳形成創新合力:與華東理工大學聯合組建了“魯華生物技術研究所”;與山東大學組建了“超臨界流體技術研究所”“天然藥物研究院”;與國內外10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常年科研合作關系。

去年11月,張貴民榮獲201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是年度56位獲獎者中唯一一名醫藥企業獲獎代表。何梁何利基金信托委員會主席朱麗蘭指出,魯南制藥集團成功研制了50余種國家級新藥,讓國內的患者用上質優價廉的藥品,積極倡導“治未病”理念,為健康中國做出了突出貢獻。

培養新動能企業家,啟動增長新引擎

分析人士認為趙志全之所以把企業移交給張貴民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張貴民年輕,實際上年輕只是表現,年輕的背后所代表的是新動能。魯南制藥從一個小廠發展到百億規模的集團公司,趙志全的身邊不乏各方面能力突出的元老,但是他們的思維模式與趙志全并無二致,而企業的長期穩健發展必須依賴新思維新動能。就像阿里收購大潤發后,創始人黃明端離職后說的那樣:“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張貴民深知魯南制藥的使命與文化需要傳承,但是魯南制藥的發展則必須進行全力發展新動能。

為此,魯南制藥確立了新營銷策略:保持化學制藥的優勢,大力發展中藥,做強生物制藥。魯南制藥的欣康、維康達等7個產品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米格列醇(瑞舒)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這8個化藥產品市場潛力巨大。在全力保障化藥銷售取得突破的同時,魯南制藥把中藥和生物藥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中藥方面,魯南制藥有銀黃口服液、心通口服液、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等多個獨家品種,首薈通便膠囊、川蛭通絡膠囊、金藤清痹顆粒、天麻眩暈寧顆粒、化滯柔肝顆粒等9個中藥復方也已取得新藥證書。在生物藥方面,魯南制藥已經持續研發10余年,目前有一個產品正在等待2合1現場檢查,1類生物制藥新藥PD-1進入臨床。

魯南制藥提出了“創新引領、服務推動”的理念。魯南制藥通過細分市場,擴大營銷團隊,實現了對市場和產品線的精耕細作,并強化堅持以市場為中心、以客戶為導向的市場首位意識,推動營銷向學術推廣轉型,打通從“科技強”到“市場強”的連接通道。

張貴民還去深圳親自考察華為、騰訊這樣的科技、互聯網企業。與華為在管理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簡單化以及實現人和組織的激活,企業管理體系提升,有效的聚焦資源、聚焦效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與騰訊在品牌建設、精準營銷、大數據、人工智能,及企業如何實現互聯網+,互聯網如何助力工業企業進行品牌、渠道、營銷的“一站式數字營銷解決方案”,共同創造互聯網醫藥大健康品牌,實現大健康產業智慧閉環進行全方位溝通。

“再過十年,我非常希望在我們整個企業團隊的努力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我們魯南能夠達到千億規模。其實這個規模并不大,折成美元才140多億美元,現在國際上大的企業已經過了千億美元。我希望,魯南制藥有這個實力能夠跨越150億美元,這也是我們的一個小目標。”張貴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達了未來魯南制藥要跨越千億的發展目標,而許多的中國民營企業還在為接班人問題所深深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