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视频99,黄色欧美视频,亚洲黄片www.,久久精品五月天婷婷网,一二三四高清视频免费看,免费看黄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傳承紅色基因,匯聚磅礴力量!《大眾日報》四個整版聚焦沂蒙精神!
發布日期:2018-06-06 09:35:43       作者:魯南制藥集團       瀏覽:65.8萬

傳承紅色基因,匯聚磅礴力量!《大眾日報》四個整版聚焦沂蒙精神!


山東是革命老區、紅色熱土。

革命戰爭年代,在沂蒙大地上,

黨不僅領導人民

完成了可歌可泣的革命事業,

而且創造了感召人民群眾、

凝聚黨心軍心、

激勵奮斗不止的紅色文化。


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

培育形成的沂蒙精神,

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

西柏坡精神一樣

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622.jpg


6月4日,《大眾日報》“喜迎上合 精彩山東”特別報道用四版內容,聚焦山東傳承紅色基因的使命擔當。


現將其中部分內容予以轉載

↓↓↓


1傳承紅色基因,匯聚磅礴力量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636.jpg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歷了多少坎坷,創造了多少奇跡,要讓后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早在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就強調,山東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傳統,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對我們今天抓黨的建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641.jpg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習近平在山東考察。這是25日下午,習近平在地處沂蒙老區的臨沭縣曹莊鎮朱村親切地拉著83歲的“老支前”王克昌的手去他家看望。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傳承紅色基因,需要做實基礎工程。


記者從省委黨史研究室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山東現存革命遺址2449處。結合革命遺址的保護利用,我省著力打造沂蒙黨性教育基地、膠東黨性教育基地、濟寧干部政德教育基地等基地,編寫特色教材,開發現場教學、紅色故事會、訪談式教學、體驗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讓全省黨員干部到這里尋根問本、錘煉黨性。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加強非公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組織到革命老區接受紅色教育,觸及思想靈魂,堅定理想信念。我省還將山東紅色文化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全省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工程,打牢為民、務實、擔當的職業素養。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644.jpg


傳承紅色基因,需要整合碎片化的史料,深化研究闡發,做實基礎工程。


我省黨史部門在全省持續開展革命遺址普查工作,近年來編纂出版了《山東省重要革命遺址通覽》《山東抗日戰爭實錄》《山東抗戰口述史》等書籍,為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不斷提供珍貴史料。自2017年起,我省在省社科規劃項目中設立“沂蒙精神研究”專項,每年列出20至30個重點選題;臨沂還組建沂蒙精神研究課題組,加強與中央黨校、井岡山干部學院、延安干部學院等合作,調動各方力量深入研究闡發沂蒙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孩子是重中之重。


黨的事業血脈永續、薪火相傳,關鍵在青少年身上。省關工委依托全省建成的240多個省級和900多個市、縣級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今年組織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讓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五老”當好傳承紅色基因的“好園丁”,堅定孩子們愛國愛黨跟黨走的理論認同、情感認同、行為認同。


講好紅色故事,方式十分重要。用百姓的視角講故事,以藝術的方式講故事,借助技術手段講故事,才能讓紅色文化直抵人心,讓紅色精神潤物無聲。山東充分挖掘紅色資源,運用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紅色故事。《大河開凌》《根據地》《誰不說俺家鄉好》《紅色記憶》等一大批優秀作品叫好又叫座。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647.jpg


創新紅色文化傳播載體方式,我省精心建設的山東網上抗日戰爭紀念館,是全球首個以抗戰為主題的網上3D展館,上線開通以來累計訪問量已突破10億人次。沂蒙精神網上VR全景黨性教育平臺、膠東抗戰第一槍紀念館網上展館紛紛上線運行,讓用戶身臨其境體驗抗戰。截至目前,全省184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都實現了網上訂票、網上瀏覽。


紅色,是山東這片熱土的底色。牢記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讓紅色精神始終激蕩,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山東一定能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先輩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價值中國精神注入山東力量。




2不忘初心,把紅色文化陣地建設好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650.jpg


山東是革命老區、紅色熱土。革命戰爭年代,在齊魯大地上,黨不僅領導人民完成了可歌可泣的革命事業,而且創造了感召人民群眾、凝聚黨心軍心、激勵奮斗不止的紅色文化。紅色文化上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下啟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


進入新時代,山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扎扎實實挖掘提升紅色文化資源,建好用好紅色基地,堅決扛起傳承紅色基因的使命擔當,讓黨的寶貴精神財富不斷彰顯新的時代價值。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654.jpg


挖掘精神內涵 彰顯時代價值


及時搶救、挖掘、補充、完善歷史資料,深入開展研究闡發,對于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


“沂蒙精神歷經中國革命和建設各個歷史時期滄桑歲月的洗禮和錘煉,蘊涵著穿越時空的歷史、現實和未來價值。如何認知沂蒙精神的源流,如何把握沂蒙精神與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紅色精神的異同,如何在新時代從新高度以新視野升華沂蒙精神的研究和弘揚,是重要的時代命題和現實課題。”省委黨史研究室一級巡視員韓延明說。


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沂蒙精神的重要論述,臨沂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寬闊的歷史視野、更敏銳的時代思維深化理論研究,有力推動、促進紅色基因傳承。臨沂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春仲介紹,首先是做實基礎工程。為避免史料研究的碎片化,積極推動《沂蒙根據地全史》編纂,力求全景式反映在黨領導下根據地的創建背景、創建過程、發展歷程。其次是深化理論研究。每年舉辦不同層面的理論研討會,積極爭取把沂蒙精神研究納入社科立項、列入國家社科基金研究項目。三是搭建研究平臺。以市委沂蒙精神研究中心為龍頭,整合市委黨校、市社科聯、臨沂大學、臨沂智庫聯盟等研究力量,組建沂蒙精神研究課題組,加強與中央黨校、井岡山干部學院、延安干部學院等合作,利用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調動各方參與沂蒙精神研究。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657.jpg

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全體黨員瞻仰革命烈士陵園重溫入黨誓詞。(資料片)


理論研討是挖掘精神內涵、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舉措。去年7月,省委宣傳部、省委黨史研究室在濟南召開沂蒙精神座談會,回顧黨領導山東軍民走過的光輝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深入挖掘沂蒙精神的時代內涵和現實意義,激勵和動員全省軍民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把弘揚沂蒙精神煥發出的巨大熱情,轉化為強省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


堅定文化自信  扛起使命擔當


豐富的紅色資源,鍛造了鮮艷的精神底色。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指出,山東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傳統,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對我們今天抓黨的建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山東堅定革命文化自信,在對紅色資源的挖掘和利用中激活紅色基因。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作出部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打造一批紅色文化宣傳教育品牌;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大力弘揚“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建設好愛國主義、黨性黨史和廉政教育基地。


2017年“七一”前夕,新一屆省委常委班子第一次集體學習,來到了沂蒙革命老區,圍繞“弘揚沂蒙精神、堅定理想信念”進行集體學習研討,尋根問本、補鈣加油,接受革命歷史教育和黨性黨風教育。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傳承紅色基因,更加自覺地踐行群眾路線;一定要堅定革命理想,更加自覺地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一定要強化責任擔當,更加自覺地擔負起強省建設新使命,把省委常委班子建設得更加堅強、更有戰斗力。


半個月后,省委黨的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召開,強調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豐富內涵,突出“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這個本質特征,組織各方面力量,深入研究闡發沂蒙精神。要把弘揚沂蒙精神與加強黨的建設結合起來,讓沂蒙精神成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力量源泉,為山東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強大精神動力。隨后,省委辦公廳印發《關于大力弘揚沂蒙精神的意見》,對弘揚沂蒙精神專門作出安排部署。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701.jpg

臨沂一小岔河校區學生在“六一”文藝匯演中演出紅色主題節目。


建好用好紅色陣地  讓歷史告訴未來


中共中央山東分局舊址、共產黨宣言紀念館、王盡美故居、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地雷戰紀念館、孟良崮戰役烈士陵園、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解放閣、焦裕祿紀念館……在山東的版圖上,星星點點分布著許多紅色坐標。這些坐標,銘刻著革命先輩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浴血奮戰的豐功偉績,蘊含著山東共產黨人和山東人民艱苦奮斗、不屈不撓、一往無前、敢于勝利的革命精神,是寶貴的革命歷史文化遺產。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704.jpg


根據統計,山東現存革命遺址2449處,其中,重要黨史(歷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803處,重要黨史(歷史)事件及人物活動紀念地745處,革命領導人(重要人物)故居203處,烈土墓283處,紀念設施415處。


銘記歷史,傳承精神。近年來,山東在保護好、建設好、利用好這些革命遺址上狠下功夫,打造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性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基地、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等陣地,對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進行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取得了好效果、贏得了好評價。


傳承紅色基因,孩子是重中之重;黨的事業血脈永續、薪火相傳,關鍵在青少年身上。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是對廣大青少年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也是基層對青少年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有效載體。全省關工委積極發揮自身條件和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五老”優勢,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做傳承紅色基因的好園丁”。目前全省已建成240多個省級和900多個市、縣級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形成了實體場館與網上展館相結合、涵蓋各個歷史時期的教育基地體系,截至目前共開展活動3萬多場次。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707.jpg

2017年9月28日,“新紅嫂”于愛梅給小學生講解沂蒙精神。(王洪濤 杜昱葆 邢慶杰 攝)


62歲的臨沂市“五老”志愿者、新時代紅嫂朱呈镕,以傳承沂蒙精神為己任。2017年,她籌資1800余萬元,建成沂蒙紅嫂文化博物館,建筑面積2000余平方米,有珍貴館藏革命文物近百件,珍貴圖片300多幅,免費向社會開放。截至目前,累計接待觀眾上萬余人次。



3牢記使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709.jpg


回望來路,紅色基因是山東鮮明的精神底色。王盡美等中共一大代表在這里覺醒成長,“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在這里孕育發揚,焦裕祿、孔繁森等人民公仆從這里啟程,朱彥夫、李登海等時代楷模在這里不斷涌現。這些標志性、引領性的燈塔和旗幟,指引山東干部群眾上下一心、矢志奮斗,讓山東發生歷史性巨變,取得歷史性成就。


進入新時代,紅色基因依然煥發無窮生命力。黨的革命傳統精神,是山東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當前我省正處于由大到強戰略性轉變的關鍵時期,需要以更高的自覺、更實的擔當,用心用力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為實現“兩個走在前列,一個全面開創”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713.jpg

左圖:2017年7月1日,參觀者進入沂蒙紅嫂紀念館參觀學習。新華社發

右圖:“時代楷模”朱彥夫形象搬上舞臺。CFP供圖



紅色基因傳承“融入”的山東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革命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指出,愛國主義教育要加強,要讓孩子們知道自己是從哪里來的,紅色基因是要驗證的。


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傳承紅色基因必須結合時代精神,做好“融入”文章,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


5月31日,一場主題為“童心向黨 放飛夢想”的慶祝六一活動,在臨沂一小岔河校區精彩上演。《沂蒙山小調》《龍的傳人》等節目現場,孩子們伴隨著優美的樂曲與臺上演員一起揮動手中的國旗,場景震撼。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716.jpg


“山東是紅色根據地,擁有紅色基因的豐厚資源,各地通過實地體驗、專家引領、課題突破、學校配合、教學創新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尋找傳統文化與紅色經典的體驗、體察、融合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掘、不斷豐富不同區域的革命傳統資源,成立‘紅色基因傳承共同體’,探索出主題鮮明、多元融合的傳統文化與革命教育相統一的‘山東模式’。”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耿成義說。


先進典型是旗幟和榜樣,是最鮮活的教材、最直觀的導向。充分發揮好一系列重大典型的引領作用和影響力,是山東傳承紅色基因的優勢和亮點。


陳新寧、趙振東、黃平亮、趙志全、王守東、余松烈、蘇慶亮、王金鑒、陳明利、王偉、陳葉翠、殷樹山……一位位“齊魯時代楷模”就是一面面旗幟、一座座燈塔,他們本身就是傳承紅色基因的最好體現,大力宣傳好他們的事跡,也就抓住了傳承紅色基因的現實落點。


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資源活起來


紅色基因植根于先烈們用鮮血染紅的泥土中,傳承于英雄人物用行動譜寫的事業中,與我們每一個人情感相連、命運相通,是我們最需要激活的精神密碼。創新手段載體,激活紅色基因,讓人們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才能更好發揮激蕩人心、凝魂聚氣的強大作用。


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資源活起來,讓紅色文化直抵人心,讓紅色精神潤物無聲,山東充分挖掘紅色資源,運用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承紅色基因。


報告文學《國家記憶》《根據地》《見證——中國鄉村紅色群落傳奇》,歷史小說《八大組1943》,大型歌舞詩劇《誰不說俺家鄉好》,經典雜技劇《紅色記憶》……近日,由山東歌舞劇院推出、以大青山突圍為創作背景的民族歌劇《沂蒙山》劇本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省文化廳藝術處處長張東林表示:“劇本創作取材于真人真事,充分體現水乳交融、堅定信仰、跟黨走的紅色精神。相信這部作品一定能夠鼓舞人心,激勵人們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720.jpg


紅色旅游是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的有效載體。每一個紅色旅游景點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其中的革命傳統資源,是開展愛國主義和黨性教育的生動教材。


近日,我省出臺《山東省紅色文化研學旅游實施方案》,明確提出,針對中小學生、社會青年、企業員工、民兵預備役等社會公民群體,重點推出能滿足黨員干部黨性教育、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實踐、社會青年企業員工民兵預備役等社會公民國防教育的紅色旅游產品體系。今年7月—11月,我省各市將確定1—2個紅色研學旅游實踐基地,每個實踐基地選擇1—2所學校開展試點工作。


“暑假將至,咨詢紅色文化研學旅游項目的客人也越來越多。我們會根據游客具體需求,設定紅色文化參觀線路。”嘉華旅游魯風研學部主管張麗霞介紹,5月份該旅行社共接待紅色文化研學游客3000余人次。臨沂市旅發委紅色旅游辦公室主任張彥文告訴記者,近年來,臨沂以“沂蒙精神”為根,以紅色文化為魂,著力培育壯大紅色旅游產業,全力打造國內著名紅色旅游目的地,現為全國8大重點紅色旅游城市之一、山東紅色旅游的核心區,被列入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723.jpg


高揚紅色精神注入強大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印在了許多革命老區的大地上:河北西柏坡、山東臨沂、福建古田、陜西延安、貴州遵義、江西井岡山……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東團參加審議時,再次對傳承紅色基因作出重要指示。


走進新時代,紅色精神必須得到堅守與發揚,因為它清晰地告訴我們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讓中國共產黨人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對山東而言,新時代對紅色基因最好的傳承,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先輩的業績。最現實、最具體的實踐就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聚焦聚力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山東“兩個走在前列、一個全面開創”的要求,把黨中央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戰略部署在山東落到實處。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726.jpg


高揚紅色精神,答好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考卷,我省充分挖潛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利用好為數眾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性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基地、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等陣地,昂揚斗志、振奮精神,讓紅色精神燭照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堅定步伐。


在新時代強省建設新征程上,鍛造一支擔當作為、心中充滿正能量的干部隊伍,尤為關鍵而迫切。我省用紅色基因錘煉黨性,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728.jpg


4齊魯大地上的紅色地標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731.jpg


山東,一片沐浴紅色文化的革命熱土,每座山都有故事,每條河都有傳奇。行走在齊魯大地上,這樣的回望或尋覓也許每天都在發生——


市民嬉水玩鬧的黑虎泉邊,就是八十年前那場激戰八晝夜、拉開全國解放戰爭戰略決戰序幕的濟南戰役的紀念處——濟南解放閣;


風光秀美的徂徠山上,23米高的紀念碑訴說著那場點燃山東人民武裝抗日烽火的起義故事;


國家4A級旅游景區、幽深的樂陵市千年棗林里,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靜靜坐落;


威海986公里的海岸線上,12個黨性教育基地教學點串珠成鏈,濃縮了自甲午戰爭以來120年的近代史……


細細梳理,山東15.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現存革命遺址2449處;由中宣部命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山東共17處。山東共評選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錄183處,黨史教育基地名錄208處。


這些熠熠生輝的紅色地標,每天接待著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的人們,完成著他們人生歷程中的重大儀式:入黨、入團、入隊等宣誓活動,或者是一次神圣虔誠的探望。有時,也許是不經意間看到一個名字、一幢建筑,一句標語,便有一顆紅色種子落入心田,悄然萌芽。


回望革命傳統,尋覓先烈精神,感悟紅色力量。如今的山東,精氣神飽滿,流光溢彩,奮進在“兩個走在前列、一個全面開創”的路上。


每一處紅色地標,都是先烈留下的寶貴財富,都是我們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通過這些紅色地標,我們感受到了轟轟烈烈的時代脈動,在重溫歷史中引發思考、接受洗禮。


“鄉鄉有紅嫂,村村有烈士”。革命戰爭時期,沂蒙山區420萬人口,有120萬人參戰支前,20萬人參軍入伍,10萬英烈血灑疆場。中國共產黨和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與沂蒙人民共同熔鑄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若干年后,心中有家國的“齊魯時代楷模”趙志全,用生命續寫了新時期的沂蒙精神。


省委黨史研究室提供的資料顯示,到1945年底大反攻勝利結束時,山東共產黨組織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有3500萬人民生活在解放區的藍天之下,占黨領導的全國解放區人口的三分之一;人民軍隊33萬余人,占全國人民軍隊總數的四分之一;黨員30多萬,約占全國黨員總數的四分之一。解放戰爭期間,山東人民為支援前線,輸送了95萬多兵員,出動1106萬多人次,動用了100多萬大小車輛,運送了11億余斤糧食,支援了華東、中原、東北、西北四大野戰軍。


在這里開天辟地,在這里堅守信仰,在這里續寫輝煌。新時代,歷史賜予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正成為齊魯大地上最鮮艷的底色。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紅色文化成為山東由大到強、走在前列的精神支撐和不竭動力。


從這個意義上,或許更能理解紅色地標之于山東的意義——它是綿延不絕的革命記憶,更是一種歷久彌新的紅色精神;它是一筆傳之久遠的寶貴財富,更是凝聚人心、造血強力的澎湃動力。紅色地標承載的,正是齊魯大地上的紅色基因和精神密碼。


在紅色地標中致敬歷史,在紅色精神的譜系里接受洗禮。“要把這些革命傳統資源作為開展愛國主義和黨性教育的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黨的歷史,深刻理解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必然性,進一步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珍貴的紅色地標,是1億齊魯兒女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青少年進行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鮮活教材。


實踐是最好的傳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科學標注了山東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明確提出了山東在全國大局中的使命擔當。藍圖已繪就,奮斗正當時。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拼搏進取的革命斗志,切實讓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在齊魯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山東貢獻。以此告慰先人,以此激勵后人。

微信圖片_20180606092737.jpg

文章綜合自:大眾日報